合作媒體

《法華經》在佛館 故宮典藏移展高雄

「法華」再現,撼動人心!《法華經》是大乘佛教初期的經典,釋迦牟尼佛一次又一次宣說人人都能獲得和佛陀一樣的圓滿智慧。《法華經》自西元3世紀傳入中國,因鼓勵寫刻佛經與造像,且經書所描述的故事膾炙人口,適合成為美術題材,因此產生了大量宗教藝術作品。敦煌藏經洞所發現的中古時期寫經中,《法華經》是數量最多的一部,而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宋元明各朝佛經中《法華經》也占最多數。國立故宮博物院於2022年初曾辦過「《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參觀絡繹不絕,今年9月6日起展覽將移至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期待更多人親臨感受這部經典及其美術遺存。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今日在佛陀紀念館與高雄市政府副市長李懷仁、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等共同為「《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揭開序幕。蕭院長表示,宗教文物及藝術品向來是世界各大博物館的典藏重點,故宮也擁有很多重要的佛教文物,除了北院「慈悲與智慧—宗教雕塑藝術」及南院「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常設展廳,也經常規劃宗教主題相關展覧。其中法華信仰是東亞佛教文化圈的一大特色,2022年由鍾子寅助理研究員策展,於故宮南院展出的「《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就深受歡迎。鑒於博物館館藏是公共財,落實博物館的社會價值、促進文物共享是故宮的責任,本次特別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合作,將院藏《法華經》相關精選文物移展佛館,相較於前兩年特展,這次展覽更著重於展品與經典的連結,讓這批展品回到佛教社群中被讀與傳播,相信感染力更為彰顯。

策展人南院處鍾子寅助理研究員表示,《法華經》其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被東亞佛教徒日常唸誦,影響了觀音信仰在東亞的盛行。這次展覽借用解析佛典的三分法,分成三大單元敘述:「序分」、「正宗分」及「流通分」。「序分」、「正宗分」分別介紹《法華經》在印度的成立背景、在中國的流傳,及《法華經》主要美術內容與圖繪發展;最後一單元的「流通分」則呈現《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及其觀音變相與在亞洲的流傳。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致詞表示,感佩於蕭院長對館際合作的重視。佛光山在1977年由大師成立了「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20多年來總共有16類藏經,其中也包含《法華藏》,「《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是故宮文物首度在佛光山展出,別具意義。慧傳法師認為本展覽有三大亮點,其一為隋文帝至清代乾隆等歷代護持《法華經》的皇帝的事蹟故事﹔其二為文物中足見書法家蘇軾、顏真卿、管正因…等精彩書藝,如宋刊蘇寫本《妙法蓮華經》、《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文》、管正因泥金寫本《妙法蓮華經》…等﹔其三是呈現《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及其影響力。慧傳法師期待以普及可親方式,歡迎大家藉由展覽走入經文智慧海,親見佛經之美。

故宮於去年(2023)11月和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除了交流展覽外,也將於今年年末共同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合作出版圖錄,佛館表示未來在藏品保存、展示、公共服務及教育推廣上,將與故宮持續交流與合作。蕭院長說,佛光山為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臺灣建立的重要佛教勝地,而佛陀紀念館自2011年開館後,不論典藏或策展均廣獲海內外讚譽,故宮文物得以至佛陀紀念館展出,可謂相得益彰。這樁美好因緣的開花結果,特別感謝佛光山參與展覽的所有工作人員,也要感謝高雄市政府的大力協助,共同成就這個展覽順利圓滿。

「《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9月6日起至2025年3月16日於佛陀紀念館第二展廳展出、今年12月14日-15日國際學術研討會於佛館國際會議廳舉行。展覽及研討會訊息請上「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官網查詢。

相關文章